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画蛇添足的故事原文-推荐62句

59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2、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

3、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

4、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含贬义。

5、画蛇添足的出处

6、井底之蛙

7、【歇后语】:袍子改袄;画虎不成反类狗

8、杞人忧天,井底之蛙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9、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0、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11、杞人忧天出自列子

12、【反义词】:歪打正着

13、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

14、井底之蛙出自庄子

15、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6、枝节外又生出丫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也指故意设置障阻,使问题不能顺利及时解决。亦作“节上生枝”。

17、掩耳盗铃的出处

18、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9、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20、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

21、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22、【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2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24、《战国策·齐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

25、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画蛇添足。《画蛇添足》原文

26、出自画蛇添足。

27、【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批评场合

28、元·杨显之在杂剧《潇湘雨》中描写了一个善良的妇女张翠鸾路远迢迢,去找她当县令的丈夫崔甸士,不料崔甸士已经另娶新妇,张翠鸾到了县衙门口,衙役不让她进去说:“兀那娘子你敢差走了?俺相公自有夫人哩!”

29、画蛇添足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30、【近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画虎类狗

31、《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画蛇添足原意是画蛇时给蛇添上了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掩耳盗铃原意是偷铃铛怕人听见,却捂着自己的耳朵,后比喻明明掩盖不住的事实非要想法掩盖,自欺欺人。这两个都是寓言故事,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给人们讲述道理,像这样寓言故事有很多,例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等。

32、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

33、出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寓意是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原意是画蛇时给蛇添上了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儿,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4、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原文为“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说的是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经过一位智者开导后终释疑惑。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35、《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

36、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

37、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原文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说的是井底的一只蛙对从海里来的大龟说:“你为什么不到这儿来游赏呢?我这儿最好最快乐。”大龟告诉井蛙大海很大很深,永远不会受旱涝影响,住在那里,才是真正的快乐!井蛙目瞪口呆。井底之蛙用来比喻见识浅短的人。

38、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39、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40、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画蛇添足

41、《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原指偷铃铛的人因为怕别人听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4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3、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由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作《补释》,今人缪文远作《战国策新注》。出处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原文释义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4、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国征战,各思想家游说各诸侯国的时候习惯以一些故事做开篇,所以留下来的寓言故事比较多。现代人可从中学到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道理。

45、【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孙知微为成都寿宁寺画《九曜图》,他画好草图后因有事离开就叫弟子代为着色。弟子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瓶子是空的,就添上一枝粉红色的莲花。孙知微知道后立即指出他们弄巧成拙,因为该瓶是用来镇妖伏水的。

46、张翠鸾感到事出意外,又悲又愤懑道:“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

47、比喻见识短浅,而又自高自大的人。

48、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合以为然,解军而去。

49、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50、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1、《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战国时期列御寇的《列子•天瑞传》。原文如下:

52、【示例】: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53、此典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54、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说是古时候一个杞国的人,怕某一日天塌了下来砸死自己,于是忧郁成疾。“杞人忧天”这一成语,用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在古时候,杞人忧天确实是一个笑话,你笑他,我笑他,大家都笑他,大诗人李白也笑他“杞国无事忧天倾”。

55、西汉·《战国策·齐策二》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56、其人曰:“奈地坏何?”

57、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多此一举

58、一只青蛙掉进井里,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

59、《井底之蛙》出自战国的《庄子•秋水》。原文如下:

60、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61、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庄子·秋水》。该成语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

62、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