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论语全书原文-通用129句

59

论语全书原文

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3、“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4、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5、原文: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6、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

7、译文孔子说: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0、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译文:公冶长: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5、译文:公冶长: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姑娘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

16、论语三十则

17、①小子:指学生们。②观:观察力。③怨:讽刺。④迩(ěr):近。

18、子曰:‚

1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原文: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26、译文:公冶长:孔子要漆雕开当官。漆雕开说:“我还没自信。”孔子听后很高兴。

27、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8、“父母唯其疾之忧。”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0、(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论语全书原文

3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33、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孔子说:“学了知识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关系良好的人从远处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不能有埋怨,不也是品行上有修养的人吗?”

34、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35、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3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译文:公冶长: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

39、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4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这句话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42、《论语》一书,据有些学者统计有一万一千七百多个字,有的学者统计一万四千多个字。还有其它的数字记录。总之,由于版本不一,所统计的字数也不一样。

43、,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4、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4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6、原文:公冶长: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4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8、曾子曰:

49、《论语》共有20篇,前十篇被称为《上论语》,后十篇被称为《下论语》。各篇取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如《学而篇第一》为首句为“学而时习之”,《为政篇第二》的首句为“为政以德”篇下分章,各篇章数不等。《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以记言为主,书中随处可见“子曰”字样,惟有《乡篇第十》是个例外,它记载的是孔子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容貌举止之类,通篇是一个“子曰”也找不到。

5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1、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君子亦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5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53、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

5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5、译文:公冶长: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不会倒霉;国家混乱时,不会坐牢。”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56、译文曾子说:

5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8、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

59、(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6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全书原文

6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2、钱穆白话试译

6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5、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66、‘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67、“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8、无论《论语》一书的统计字数多少,但《论语》一书所论述的思想却是指导我们完善自我的明灯,照亮了我们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的大道。在这方面,《论语》一书是不能用有限的字数来统计的。

6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70、“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71、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72、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73、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

7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5、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76、‚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77、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78、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7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0、就会心生迷惑。‛

81、(恕,汉语拼音为shù。这个恕字,虽然经过孔子用这两句话来解释,但他的含义很广泛,一切事情,凡是自己不愿的事情,都不能够推给他人。这里包括言语行为都在其中的。)

82、原文: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8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4、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85、译文:公冶长: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怎麽会有好品德?”

86、“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7、‚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8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89、译文:公冶长:子贡问:“我怎样?”孔子说:“你啊,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问:“什麽器皿?”答:“琏瑚。”

90、“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全书原文

91、《公冶长》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9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4、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95、‚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

9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7、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98、【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99、《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它在《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七种经书中字数最少的一种书。

100、“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101、(在这讲述“《论语》的全文”,是不可能的)今试译一段我们常见的。

102、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03、《论语》中关于孝悌的原文如下:

104、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10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06、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107、“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10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9、译文:公冶长:有人说:“仲弓有仁德但没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麽?善于辩驳的人让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有仁德,要口才干什麽?”

1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2、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11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4、)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

11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7、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原文)

11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0、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论语全书原文

121、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22、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23、原文: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24、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125、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26、原文: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127、“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29、子夏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