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曾国藩家风十六句

59

曾国藩家风十六句

1、其中有一条家规,是禁止家人在家里用总舵(总舵为曾国藩的官名)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如果违反这个规定,就必须立即自刎以示警戒。

2、这个小故事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家规,才能塑造良好的家风。

3、晚清历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胜利的外交活动就是曾国藩的二儿子完成的。他先后出任驻英、法大臣和驻俄大使,他从敌人手中成功收回伊犁地区,签订《中俄改定条约》,他就是曾纪泽。

4、曾家是一个大家族,曾国潢没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务。曾国藩嘱咐这个弟弟,要好好读《父子宰相家训》,说,“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典范。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风和家训的重视。

5、这段小故事说明了曾国藩注重家风、对规矩的严格遵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父爱。

6、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荣在国民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朴,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

7、曾国藩家风有一个小故事。

8、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

9、他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一代封疆大吏;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学习。

10、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11、一个家族绵延兴盛两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辈的积累荫护,可若想靠祖产兴旺数代则是不可能的,曾国藩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事实,他曾经对家人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因此,“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12、因为曾国藩极为注重家风,有许多家规家训。

13、曾国藩箴言: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14、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15、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礼让邻里,他的回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清朝父子双宰相的张英和张廷玉家。

16、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17、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18、一次曾国藩的儿子在内宅中误称自己的名字,曾国藩便拿出刀向他走过去,儿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赶快挟持住曾国藩的手臂,哭得十分凄厉。

19、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20、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承父业,曾担任晚清驻韩和驻德大使,后来他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除了曾广铨,曾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曾约农、曾宪森等翻译家。

21、曾国藩曾仔细研究考察过,历代的官宦之家大都只兴盛一代就败落了。这是因为这些家庭的子孙们,在家业兴盛时就开始骄奢淫逸,家境逐渐衰落,继而四处流浪,最后饿死于沟壑之中,幸有延续两代的极为少见。然而,勤俭的商贾之家则可以延续三四代,谨朴的耕读之家可以延续五六代,孝道之家则可以延续十代八代。曾国藩深怕由一个人享用完祖宗所积的善德而导致家业败落,因此,他极力劝说各位弟弟和子女说:“愿咱家成为耕读孝道之家,而不愿成为官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