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摘抄文案网-为你提供生活中的经典文案

六年级草原课文的好词好句-集锦44句

59

1、(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有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社员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3、《草原》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4、下面是拓展的四字词语:

5、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6、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

7、草原文中比喻句有:

8、翠流流入云际、久立四望、静立不动、一望无际、一马平川、草长莺飞、沃野千里、无边无际、白草黄云、碧草如茵、苍翠欲滴、草长莺飞、成千上万、葱翠欲滴、春和景明、春光和煦、翠流、风平浪静、坎坷不平、绿草如茵、拍案惊奇、气势磅礴、千军万马、千沟万壑、热火朝天、上下天光

9、《草原》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10、翠流,久立四望、

11、与草原有关的古诗:

12、(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朝我们飞过来。

13、翠流、襟飘带舞、

14、《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和主客联欢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

15、作者简介

16、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17、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老舍写的文章叫做《草原》,它里面有很多四字词语,以下这些就是:

18、文章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揭示了文章中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19、课文的中心句是: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0、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1、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望不到边的绿,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描写草原绿的深度有: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3、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24、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

25、这句中是否有两个比喻?(把清澈的河流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把带子比作玻璃)还是只要前者便可。

26、芳草碧连天,绿色的海洋,碧波万倾,微风吹过草原象绿色的海洋碧波荡漾。

27、(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8、《草原》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29、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平浪静

30、(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还是把“小丘”比作“绿毯”呢?)

31、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32、坎坷不平、绿草如茵、拍案惊奇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4、描写草原骏马奔驰,人们载歌载舞的动态美词语有: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5、苍翠欲滴、草长莺飞、葱翠欲滴

36、(把“穿着各色衣裳的男女老少组成的马队”比作“彩虹”。)

37、全文共分成五段:

38、一碧千里、

39、主旨是展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40、段落大意:

41、中心思想:

42、静立不动、一望无际、

43、答六年级上册草原的四字词语有: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广阔无边,无边无际,羊群在草地上吃草就象给绿色的毯子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44、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主客话别。